结束了高阳之行后,阿盛便根据郦食其的谋划,率领齐国大军徐徐退往平陆邑。



    而骊氏家族也与此同时迁往齐国,郦商更是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,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批魏地少年,这也使得齐相愈发重视骊氏兄弟这一对名臣良将。



    当时的齐国实行的是五都制,除了居中的国都临淄,还有东方的即墨,西方的高唐,东南方的莒以及西南方的平陆。



    这五个重镇均处于地理要冲,各个修得城高池深,且各设都大夫及常备军,是齐国五个重要的军政中心。



    当年乐毅攻齐之时,虽然连下了70余城,却在齐人仅剩即墨和莒两座城的情况下功亏一篑——正是因为这两处根本不是普通的城池,而是齐国的两大重镇。



    此番突袭魏地,阿盛为了尽快出兵,调动的20万大军是由中央军及高唐和平陆两地的常备军所组成的。而在退往平陆之后,莒与即墨的部队也陆续到达了。此时的齐军总兵力约30万,补给线大大缩短了,还有很多的本土工事可以利用。



    这让王贲的20万秦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作为灭魏的主将,他原本想在魏地火速击败齐军,再返回助父亲灭楚,谁料齐军不等交战就后撤退了...



    而在不清楚齐军底细的情况下,他又怕重蹈庞涓桂陵之战、马陵之战追击中伏的覆辙,因此不敢追的太急,于是不得已小心翼翼地进兵直至抵达亢父。



    此时,他眼睁睁地看着齐军占据地利,然后祭出了阿盛所调侃的“司马宣王战法”,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!



    别说是他了,后世位列“武庙十哲”的诸葛亮,在面对司马懿的龟缩防守时,也只能束手无策啊!



    好在,秦王派出的使者此时到来了军中。



    王贲也觉得此时战机已失,如能通过谈判解决齐国的问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!



    毕竟,兵法中可是说了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”。



    而在此时,一支楚国使团也快到达了平陆。



    此时的明眼人都知道,齐王建不管事,而齐相才是他们伐交的重点...



    平陆城中



    在接待各国使团之前,阿盛先同包括五个都大夫在内的齐国高层开了个会,提前拟定了对策。



    而傍晚,在他忙完回府后,却依旧神采奕奕,第一时间要拉着骊先生吃饭喝酒!



    “相邦如此兴致,想必今日定有非常之收获吧?”



    此时的郦食其客气了不少,他已经认定阿盛为自己的主公。



    “不错,今日见了五个都大夫”,阿盛答道,随即反问:“骊先生可曾了解他们?”



    “不曾听闻...不过,想必他们都姓田吧?”



    果真如此!阿盛这才意识到!



    “哈哈,不错!看来田氏宗族的势力真是遍布齐国!”



    等等,这不恰恰表明了齐国贵族势大,寒士难以出头吗?



    看到齐相在恍然大悟之后隐隐面露忧虑之意,骊先生急忙将话题拉回。



    “田氏一家独大自然有其弊端,但身为王族,他们在家学传承上也有可取之处,时常会涌现孟尝君田文和复国英雄田单这样的大才...想必相邦今日就发现了新的人才了吧?”



    “不错!”阿盛也将思绪收回,他明白改革用人机制不在一时,当务之急还是将现有的人才利用好。



    “今日,即墨大夫就提出了抗秦之策。他说什么三晋的士大夫不满秦的统治,有数百人流亡到了阿、鄄之间。利用他们的影响力,可以聚集百万之众,收复三晋故土,直达临晋关。\"



    阿盛边说边把地图摊开,在上面苦苦寻找。



    他其实对这些地名并没有概念,只是先发挥做题家的优势先死记硬背了下来。



    郦食其见状憋着笑,让对方继续说下去。



    “另外他还主张与楚联合,又能集合百万之众,在南方击败王翦,威胁武关。”



    “临晋关在这里!”看到齐相已经找到了武关,却依旧在三晋大地上来回寻找着,郦食其忍不住指了出来。



    “啊?”阿盛顿感意外。



    这个临晋关居然在着名的蒲津渡对岸!



    这里位于黄河“几”字型的最后一个转折处,比函谷关的位置都要靠西!



    好大一张饼啊!



    看到齐相的反应,郦食其知道对方已经意识到即墨大夫有点“言过其实”了。



    抗秦哪里有那么容易?一口气就能让秦国把那么大的国土给吐出来?赵括恐怕都不敢夸下这等海口吧!



    “相邦又是如何表态的呢?”



    “我表彰了他的抗秦之心,然后表示要先好好研究研究再给出答复...”



    阿盛渐渐有些心虚了。



    “善!\"



    骊先生鼓励到,接着娓娓道来。



    “说客之言,难免夸大其辞。尤其讲究的是一个投其所好,以调动听众的情绪。即墨大夫未必是谋划不周。他能探得东阿、鄄城之间聚集三晋遗民的情报,足以看出还是下了心思的。”

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

    听到这里,阿盛终于又面露喜色。



    “或许他是一心想迎合相邦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思,却没想到相邦虽然听得心潮澎湃,但并没有当场拍板,还是会在地图上仔细查证,一下子就发现了其言论中的浮夸之处!”



    “当然,也是想请教先生,再做出决断。”阿盛谦虚地补充道。



    “依骊生看,‘联楚’和‘复三晋’,在大方向上都没有问题。不过,更关键的目标应该是这里!”



    “荥阳!”



    阿盛早就知道刘邦项羽会在此地鏖战,所以对于郦食其指出此地虽在意料之外,却在情理之中。



    “秦国原处于四塞之地,北面的临晋关,东面的函谷关,与南面的武关固然重要。然而现在的天下大势却是强秦东出,我们暂时还威胁不到这些地方...\"



    郦食其顿了顿,接着说:



    “荥阳则是秦国东出之枢纽,处于天下水道交汇之处。秦王在灭韩后,就开始在此地兴建敖仓,将这里建设成了攻灭六国的后勤基地。”



    “而此地距离大梁居然也不远!”阿盛也忍不住感叹起来。



    “不错!秦之伐楚,本来只需要从颍川、南阳一带运粮。然而先前王翦纠集了60万大军,所以必须调动敖仓之粮,并确保荥阳至前线之水道通畅。相邦之前突袭大梁,正是威胁到了荥阳,才逼得王翦不得不分兵来救。”



    “哎呀!”阿盛立即充满了悔恨:“我应该一口气打到荥阳去的!”



    “非也!敢问相邦,即便侥幸占据了荥阳,又能否守住呢?”



    联想到了齐国军队羸弱的战斗力,阿盛当即汗颜。



    “所以之前突袭大梁,然后见好就收反倒是上策。不过,从今开始厉兵秣马的话,待到’联楚、复三晋‘目标达成之日,我军必能克复荥阳,令秦军失去在关外的立足之本!”



    阿盛明白,对方其实也是在画饼,但明显要比即墨大夫画的那张显得合理多了。



    “还有一点很关键”,郦食其继续道:“吞燕!”



    齐相的眼中开始放出光来了。



    “此时燕王喜尚在辽东,但根据其之前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的举动判断,恐怕此人已无收复故土之志!可那么大一片领土,可不能留给秦人吧?”



    郦食其谈笑了起来,使得阿盛再度心潮澎湃!



    毫无疑问,吞燕是加强齐国实力最佳的方法。之前的齐国君臣就知道这个道理,只是面对的国际压力太大,才不得已在攻克燕都之后退了出来,还因此跟燕国结下了矛盾,害得自己差点被乐毅所灭...



    然而,此一时彼一时,如果能在西线防住秦国,那么再攻下燕地的话。自然没必要特地去还给远遁辽东的燕王。



    “先生大才,胜深感敬佩!”



    阿盛算是服了这位差点成为汉初第四杰的非凡狂生了,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对方。



    “哈哈哈,纸上谈兵而已。正如相邦那日《大风歌》所言,唯有找到猛士才能使计划落地!”



    两人相视一笑后继续宴饮。



    很显然,目前来看即墨大夫是个可用之人,但要成就大业,他们还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。



    而在秦、楚两国的使团中,诸多人杰已经陆续进入了平陆城,准备面见这个突然变得难以捉摸的齐相...



    喜欢战国:秦王扫六合,我在进淄赶烤请大家收藏:(www.csw888.com)战国:秦王扫六合,我在进淄赶烤(丝袜小说网)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